金相显微镜是研究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重要工具,其照明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成像效果。与生物显微镜不同,正置金相显微镜通常采用反射光照明(落射照明)而非透射光,主要原因包括材料特性、观测需求及光学设计三个方面。
1. 金属材料的不透明性
透射光显微镜要求样品足够薄(如生物切片),以便光线穿透形成清晰图像。但金属材料通常不透明,光线难以穿透,若强行使用透射光,只能观察到边缘模糊的暗影,无法分辨内部组织。反射光照明则利用金属表面的高反射特性,通过物镜接收反射光成像,完美适配金属样品的观测需求。
2. 金相分析的观测需求
金相研究重点关注晶粒尺寸、相分布、缺陷等,这些信息依赖样品表面反射光的强弱对比。反射光照明具有以下优势:
增强表面细节:通过调节光阑和照明角度,可突出晶界、析出相等微观结构。
支持多种模式:明场、暗场、偏光、微分干涉(DIC)等观测方式均基于反射光实现,满足不同材料的分析需求。
兼容抛光样品:金相样品需经研磨、抛光处理,反射光可直接照射光滑表面,无需额外制薄。
3. 光学系统的适配性
正置金相显微镜采用同轴照明设计,相较于透射光具有显著优势:
减少杂散光干扰,提升图像对比度。
操作简便,无需频繁调节聚光镜。
支持高倍观测(1000×以上),适用于微米级组织分析。
此外,反射光照明还适配特殊应用场景,如:
涂层/镀层厚度测量(利用表面反射光差异)。
断口失效分析(直接观测粗糙断口形貌)。
高温原位实验(配合热台观察组织演变)。
结论
正置金相显微镜选择反射光照明,核心原因在于金属的不透明性、表面观测需求及同轴光路设计优势。该设计不仅满足常规金相分析,还扩展至工业检测和科研领域。
18796808197
jikai@smagics.cn
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徐烨路688号2号楼4层